其他方式登錄
掃一掃微信咨詢
QQ咨詢
152 1011 0562
首頁 > 3D資訊 >
銅制3D打印材料,導熱性更佳的全新材料
銅制3D打印材料,導熱性更佳的全新材料
知識堂 1716天前

對于增材制造領域,不同成分的3D打印材料對于產品應用而言意義非凡,能夠為不同產品帶來更多應用潛力,近期Digital Metal將目光瞄準在純銅材料,研發(fā)出了DM Cu 3D打印材料,應用于旗下粘合劑噴射3D打印機設備。借助純銅的出色延展性和導電性,新的材料可以為多個領域的3D打印應用開辟了全新途徑。

131200
研究人員生物3D打印了更堅固的人造肌腱
研究人員生物3D打印了更堅固的人造肌腱
行業(yè)資訊 1718天前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薩穆利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新穎的兩管齊下的方法,以增強可用于制造人造腱,韌帶和軟骨的水凝膠的強度。所構造的合成生物材料模仿天然生物組織的結構,拉伸性和耐用性,并且它們的柔韌性意味著它們可以以以前無法實現(xiàn)的配置進行3D打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薩穆利分校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助理教授何希敏說:“這項工作顯示了一種與天然生物組織相當甚至比其強大的人造生物材料的非常有前途的途徑?!?/span>

111100
Weerg通過3D打印幫助物理學家追蹤神秘的中微子
Weerg通過3D打印幫助物理學家追蹤神秘的中微子
行業(yè)資訊 1721天前

3D打印服務商Weerg正在為KM3NeT制造零件,KM3NeT是一種海底研究裝置,將幫助科學家了解中微子粒子的奧秘。KM3NeT是由荷蘭國家亞原子物理研究所Nikhef主持的合作項目。該項目的目標是在地中海的三個地點創(chuàng)建一個由數(shù)千個光學傳感器組成的網絡,所有這些傳感器都觀測中微子粒子的行為并跟蹤它們來自的大型宇宙物體。雖然該“網”的一部分已經推出,但其最終形式將延伸超過1立方公里的海洋。

115900
科學家們開發(fā)出更實惠的陶瓷3D打印技術
科學家們開發(fā)出更實惠的陶瓷3D打印技術
行業(yè)資訊 1722天前

斯洛伐克工業(yè)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新穎的陶瓷3D打印材料,該材料設計用于低成本FFF機器。與現(xiàn)有的入門級陶瓷不同,該團隊的長絲由PVA粘結劑和莫來石基料組成,可以從標準的0.4 mm噴嘴中擠出,而無需增加附著力或調整系統(tǒng)。該配方也無需使用昂貴的專業(yè)熔爐就可以進行后處理,從而為潛在的業(yè)余愛好者提供了作為預算友好型陶瓷的巨大潛力。

118900
工程師設計在零重力條件下構造太陽能電池板或天線的軌道3D打印機
工程師設計在零重力條件下構造太陽能電池板或天線的軌道3D打印機
行業(yè)資訊 1722天前

慕尼黑應用科技大學的工程專業(yè)學生開發(fā)了一種新穎的3D打印機,該打印機能夠制造低地球軌道(LEO)中的衛(wèi)星。該團隊基于擠壓技術的系統(tǒng)是“ AMIS-FYT”項目的一部分,旨在在零重力條件下構造太陽能電池板或天線。新機器潛在地減少了將重型機械發(fā)射到太空的需求,在節(jié)省資源的同時允許攜帶更多的燃料,從而延長了未來的任務。

165600
魔猴網3D打印案例:3D打印創(chuàng)意水壺
魔猴網3D打印案例:3D打印創(chuàng)意水壺
案例視頻 1723天前
魔猴網3D打印案例:3D打印創(chuàng)意水壺
496300
「2020第三屆增材制造全球創(chuàng)新應用大賽」再燃北京豐臺區(qū)科技發(fā)展新動能
「2020第三屆增材制造全球創(chuàng)新應用大賽」再燃北京豐臺區(qū)科技發(fā)展新動能
行業(yè)資訊 1723天前

2021224日下午3時,「2020第三屆增材制造全球創(chuàng)新應用大賽」線上頒獎典禮成功舉辦,體現(xiàn)了科技、創(chuàng)意、激情共同作用下的科研力量和對未來的召喚

124800
如何通過3D打印制造中心來優(yōu)化城市物流
如何通過3D打印制造中心來優(yōu)化城市物流
行業(yè)資訊 1724天前

卡迪夫大學商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3D打印制造中心如何盡快取代世界上許多人熟悉的多級運輸系統(tǒng)。多級系統(tǒng)是基于外包制造的系統(tǒng),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分布在多個配送中心的供應商層。這種系統(tǒng)是世界上大多數(shù)運輸結構所基于的系統(tǒng),加的夫研究人員認為3D打印可能只是改變事物的技術。

129200
科學家借助自感應傳感器使3D打印的穿戴式設備徹底突破
科學家借助自感應傳感器使3D打印的穿戴式設備徹底突破
行業(yè)資訊 1725天前

韓國全北國立大學和中國材料提供商武漢Chamtop的科學家合作3D打印的新型可穿戴式自供電傳感器。該團隊的全印刷設備基于獨特的鋇負載PVDF聚合物,能夠有效地收集人類運動產生的壓電能量。當傳感器安裝到陣列中時,被證明能夠使用這種電荷來檢測壓力輸入并將其轉換為信號,這是高性能添加劑可穿戴電子設備開發(fā)的重大進步。

118300
研究人員通過海膽啟發(fā)開發(fā)3D打印無支撐格子
研究人員通過海膽啟發(fā)開發(fā)3D打印無支撐格子
行業(yè)資訊 1727天前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已使用融合沉積建模(FDM3D打印了新的晶格結構,該結構不需要任何支撐結構。貝殼形的晶格結構基于海膽的形態(tài),該海膽具有機械穩(wěn)定性和承重能力。研究人員旨在在其印刷的格子結構中模擬這些屬性,從而消除對支撐結構的需求,以減少了印刷過程以及后續(xù)后處理步驟所需的材料,能量和時間。

126400